欢迎访问古天乐太阳娱乐集团官方 !
服务热线:020-36791215 15018732185
联系方式
“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
贝聿铭:一个世纪的现代主义大师
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2019年5月16日辞世,享年102岁。我们选择了他最具代表性的12座建筑,跨越了他职业生涯的七十余年。在这期间里,他的作品之丰富令人惊叹,从弯曲的小教堂到高耸的玻璃幕墙摩天大楼,其中还有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公民中心。
作为最早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对于我们来说是最为亲切、熟悉和崇拜的。
980年,纽约。在为欢迎清华大学代表团访美举办的科学技术报告会上,贝聿铭就北京城市规划和中国建筑民族化主题演讲。当时的建筑系学生希望他讲讲玻璃幕墙,说说最新的摩天大楼的设计形式。贝聿铭却说:“不要忘了中国的过去”。他后来曾坦言:“我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进言政府尽量不要在故宫附近建设高楼”。
贝聿铭与肯尼迪遗孀杰奎琳及肯尼迪弟弟罗比特·肯尼迪
1984年,贝聿铭(右二)成为法兰西艺术学院外籍院士,偕妻子(右一)出席获封仪式
一直被对照的“东方”与“西方”,似乎在他的艺术世界中,对立又和解:“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因此,人们称他为“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从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穿梭。
贝聿铭于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他移居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最后在哈佛设计研究生院。1955年,他创办了自己位于纽约的建筑公司。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他的两个儿子——贝建中、贝礼中子承父亲业于1992年创立“贝式建筑事务所”。
贝聿铭和威廉·齐肯多夫
他因其背景擅长将西方现代性与东方传统结合在一起。当他回到自己的祖国后,为当时中国建筑指明了一个新方向。
回顾一生的建筑设计
贝聿铭曾说过,“我生平遇到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大的骄傲,那就是卢浮宫新馆的创作。”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卡塔尔·多哈
(2008)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贝聿铭带领的一次发现之旅的结果,他为了理解伊斯兰建筑的多样性,进行了一次世界之旅。曾因设计苏州博物馆而“封山”的贝聿铭后又在他的职业暮年设计了这座博物馆。他建议在科尼切河沿岸任何拟建的遗址上建造一座独立的岛屿,以确保未来的建筑不会侵占博物馆。
这可能之前很多项目由于新、老建筑产生的动迁纷争或融合问题给他带来的 “麻烦”让他在此次新作中希望解决规划问题。他以开罗艾哈迈德·伊本·图伦清真寺9世纪洗澡喷泉的设计中的圣剑为设计基元素――一种几乎立体主义的几何级数表达方式,唤起了对剑的抽象想象。
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而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
该博物馆由优质材料建造,如法国的米色马格尼和查姆森石灰岩,美国的喷气雾花岗岩和德国的不锈钢,以及卡塔尔的建筑混凝土。当主楼围绕一个164英尺高的圆顶中庭上升时,它的角体积逐渐后退,这个中庭被中央塔的墙壁遮挡在外面。沙漠太阳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将建筑改造成光和影的游戏。利用传统伊斯兰教图案中严谨的几何图形蹒跚地矗立在这座建筑周围。
和建筑外观的简约现代感不同,博物馆的内部充满了复杂的伊斯兰元素,银色穹顶,玻璃幕墙、圆拱形的窗户与门帘,都是传统伊斯兰建筑的标志性元素。在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150英尺高的玻璃幕墙装饰四壁,人们可以透过它望见碧海金沙。夜幕下,灯光装扮下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璀璨夺目,犹如海中的一颗夜明珠。
“外面的几何形状被法国石灰岩覆盖,当沙漠中的阳光和夜光激发出一个持续的影子戏时,它令人着迷的观察。”
“然后构思、实施和保持这种纯净、严谨和精确的内部几何形状,从而使漫步于空间本身成为一种乐趣。” “内部的几何形态,构思、执行以及维持这样纯洁、严谨、精密的效果,是空间本身的乐趣。”
伴随着纪念性的形式,设计了包括博物馆内的大型装饰。他捕捉到了中庭顶部和天花板上通过反射光线形成像瞳孔般的效果,天花板上有咖啡色的圆顶装饰。
一个圆形穿孔金属吊灯悬挂在两个楼梯上,这两个楼梯分开通向画廊。而地板上有装饰性的黑色和棕色形成剑的图案。
“看起来是平面对称的,人们可以看到楼梯、门口、吊灯、一直到咖啡厅的天花板,甚至玻璃栏杆的中心线令人惊讶的完美排列,”贝聿铭说。
“这种对称性不费吹灰之力地被支撑屋顶的三角形墙所打破,因为它们以不同高度接合柱子。”